关于报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安徽建设工作等重点任务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重点工程处发布时间:2024-11-29 14:37
字号:

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以来,市重点工程处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安徽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紧盯在建项目文明施工各项要求,高标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推进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将2024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按照生态环保“三管三必须”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修订了《六安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关于调整各类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由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职责,为加强重点工程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制定了《六安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等文件,细化工作重点,明确任务分工。先后召开党组会、中心组学习会9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召开党组会、生态环保专题会议4次,研究部署重点工程领域生态环保形势、重点工作任务以及阶段性工作举措,厘清工作思路、找准污染防治切入点和努力方向,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各项要求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到实处。

(二)加强过程管理,落实攻坚治理。在项目现场办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明确质量科作为处在建项目大气污染防治及文明施工监督责任科室,每月对各在建项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对整治结果进行“回头看”,对达不到整治要求的施工、监理单位进行通报。结合创城工作,将扬尘防治工作与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管理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全面推广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制定专项方案和措施,明确工地围墙设置要求,统一印制张贴文明创建与扬尘治理公益广告,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方案落实。全年共计巡查55批次,下发提示通知单7份,整改通知单28份,均已全部整改回复;设置围挡围墙4837米,张贴公益广告738幅,有效提升了重点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三)结合工程特点,突出重点管控。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大气办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根据施工季节的不同,施工部位变化的特点,对大气污染防治和噪声污染治理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和安排,以扬尘治理个百分百措施和建筑施工噪声管理为重点,结合工程施工及阶段的具体特点,提出重点管控要求,推广使用低噪音工具避免夜间作业,要求施工、监理单位落实到位,处科室、现场办主任检查督促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到岗、措施到位、工作到人。

(四)严格各项管理,追究违约责任。在项目招标前优化合同条款规定,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编制中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单列资金保障,从源头上解决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在原有文明施工、扬尘治理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等各类工作制度文件,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针对问题屡次出现,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今年,追究违约责任项目1个,收缴违约责任金5000元,对在建项目形成了有力的震慑。

今年以来,随着我处持续对各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的强有力管理,建筑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扬尘治理规定,采取洒水降尘、设置围挡、覆盖裸露土方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施工扬尘的产生和扩散。通过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建筑工程周边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重视不够。部分施工单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重建设、轻保护,重结果、轻过程,片面认为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在项目建成后自然解决,没有从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高度,系统推进扬尘防治和噪音污染防治工作,造成施工过程中黄土裸露、噪音扰民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治理措施不到位。部分建筑工地存在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例如未连续设置围挡、覆盖不到位或防尘网质量过差起不到覆盖效果和洒水不及时等,导致扬尘难以控制。

(三)技术落后,治理手段单一。当前,扬尘治理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治理方式单一。一些地区仍采用传统的洒水、清扫等方式进行扬尘治理,效果不佳且效率低下。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有一些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于扬尘治理,但在推广和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2025年工作计划安排

2025年,我处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高度重视,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大气污染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定期召开重点工程扬尘污染防治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各参建单位在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分工。积极配合城市大脑、道路扬尘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应用场景的识别判断及问题整改反馈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领导小组编制扬尘治理专项方案,必要时应根据施工的部位、季节的不同适时对方案进行调整,并报审后实施。同时,明确项目各工序全过程扬尘污染监管责任人,做到专人负责、专款专用。监理单位履行扬尘污染防治监理职责,落实相关监督、检查及整改验收等工作职责

(二)精心组织,全面梳理排查。由处质量管理科牵头,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月巡查计划,组织各项目现场办主任、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参加,做到每月对在建项目巡查全覆盖,认真对照《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六安市建设领域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等要求,逐一排查,立行立改,确保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三)跟踪督查,确保整改实效。建立健全现场办日常巡查、项目科室重点检查、质量科每月督查工作体系,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协作配合,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把扬尘污染防治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针对督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项目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进行通报。对整改落实不力的单位依据合同约定严肃追究责任,从严从重处罚,确保重点工程领域污染防治工作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11月29日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